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基础上提出了“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放在首位。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于5月18日印发了《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工作若干政策的通知》(皖就〔2020〕6号)。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今年就业工作不仅任务艰巨,且尤显重要。稳就业就是稳民心、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只有就业稳人心稳,社会大局才会稳定。
为全面落实上级的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坚持政府搭台、市场驱动,资源集成、供需发力的原则,重点围绕企业减负、岗位开发、民生保障三个方面推动我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5月29日,市政府办、市人社局组建专班,专题研究制定我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措施。6月1日下午,召开第一轮征求意见座谈会;6月3日下午,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第二轮征求意见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又征求了各位副市长、副秘书长和相关部门意见,充分吸收,数易其稿,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送审稿)》,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四、工作目标
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年度就业各项重点工作目标完成,以稳定的就业局势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五、主要任务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以稳住现有岗位和创造新的岗位为着力点,开发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多形式多业态灵活就业,确保劳动者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六、创新举措
一是企业减负方面,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进一步提标到80%,“企业一次性稳就业补贴”按人均1000元给予补贴。
二是岗位开发方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对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就业见习、国企招聘、企业用人、应征入伍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鼓励多形式多业态的灵活就业,规范设置“流动商贩”摊位3000个,提供岗位8000个。
三是民生保障方面,挖掘民生领域就业潜力,力争再开发一批等临时性公益岗位。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落实好就业保险金和就业补助金政策。
七、保障措施
一是统筹安排资金,充分发挥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及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稳就业保就业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完善网办系统,让更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享受到扶持政策。三是加强业务指导,督促县区将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就业工作要点,确保政策落实到地。
八、下一步工作
一是结合“四送一服”、“四进一促”等专项活动,深入走访园区、企业开展专项宣传;充分发挥“两微一端”媒体优势,提高政策知晓度。
二是适时开展重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和跟踪反馈,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