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发改委(物价局)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我委(局)编制了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数据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8年,市发改委(物价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和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创新信息公开平台,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圆满完成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调统一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委(局)党组高度重视,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常规工作同时研究部署、同步落实。主要领导担任委(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国家、省市今年布署的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作出批示,并在党组会、工作例会上反复传达国家、省市政务公开工作精神,要求委(局)各科室、各单位严格对照上级要求,推动相关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完善。二是健全机制。全面梳理委(局)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制度,优化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各项程序及约束机制,确保委(局)政务公开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围绕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时制定委(局)政务公开年度工作要点,梳理形成委(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按照主要领导要求,对委(局)公开目录进行目标细化与任务分解,明确责任领导及相关责任科室,并由委(局)政务公开办公室协调推进,建立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分头抓、业务科室管栏目、公开部门统协调”的闭环工作体系,确保政务公开每一项工作均无疏漏。三是强化考核。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对委(局)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推动业务科室完善整改。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考核质量较差的科室单位及相关人员,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二)健全公开渠道,形成高效透明的政务公开发布机制
一是梳理政务公开渠道。明确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公开方式,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今年共发布各类公开信息366条,公开规范性文件53件,受理依申请公开4件,办结4件。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政务公开领域应用,对委(局)现有新媒体进行整合完善,发布各类政务信息100余条。二是突出解读回应工作。围绕政务公开主要目标,积极保障公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突出抓好政策解读和舆情回应等工作。重点加强委(局)代拟的市政府文件、委(局)部门文件,以及国家、省发改价格领域的政策发布及解读工作,积极运用图文并茂、答疑解惑等通俗易懂的解读方式,帮助公众理解各类政策。加强对公众舆情的监控与回应,积极安排专家解读为公众消除疑虑,对公众长期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制订新闻发布会计划,通过新闻发布、新闻吹风等形式向公众全面系统地开展政策解读与回应工作。今年来,召开新闻吹风等会议1次,发布部门政策解读20多余,转载国家、省政策解读60余条。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公开。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按照国家、省市今年工作部署,结合委(局)工作职能,重点抓好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批准、公共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要素、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对“重大项目批准”、“高质量发展”等信息公开开辟专门栏目,加强“重大行政决策”、“降低成本要素”等原有栏目内容建设,确保公众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三)完善服务支撑,落实坚强有力的政务公开保障机制
一是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安排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参加全市政务公开培训,及时在委(局)传达培训工作内容,提高业务科室政务公开工作意识和水平。每年安排相应经费,用于政务公开基础建设、内容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二是落实内容审查把关。严把政务公开内容关,对应当公开的信息要求全面公开,避免搞半公开、假公开。按照保密主管部门要求,严格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杜绝公开各类涉密信息,为经济领域保护国家秘密、保卫国家安全筑牢防线。鼓励委(局)干部职工积极监督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扎实有效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全年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等渠道公开信息366条,其中公开各类政策文件53件。对委(局)现有新媒体进行整合完善,发布各类政务信息100余条。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2018年,我单位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4件,办结4件。
四、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单位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部免费提供。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8年,我单位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提高之处,如信息公开意识还需进一步加深,信息公开考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时效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下一步,我单位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明确职责任务,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合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根据工作职能及上级要求,及时调整与更新公开栏目,确保专栏完整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时性、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合法性、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有效性。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围绕委(局)中心工作,抓好项目审批、重点工程建设、价格收费政策、预决算、人事任免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