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经开区管委会>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0700485550042F/202504-0000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经开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第00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27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第00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27 16:39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市工信局

周红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化工企业绿色转型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协办意见反馈如下:

铜陵经开区拥有泰富特种材料、金泰化工、圣奥化学等行业知名企业主要产品化学硫酸、碳酸二甲酯、白粉等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2024年,经开区绿色化工规上企业48化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75亿元

一、关于“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

(一)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围绕绿色节能降碳技术工艺、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重点设备能效提升等6个方面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鼓励争创专精特新、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转型标杆;全方位支持现有化工企业创新研发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经开区已有7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企业获得省级绿色工厂、专精特新企业78家,智能工厂4家。

(二)积极争取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扶持。积极组织帮助指导企业申报每年市级专项资金各类“审核类”项目。2024年经开区申报各类专项资金项目46个,申报资金3796万元,其中金泰化工申报1个项目,申报资金102.48万元(正在市级审核)。

(三)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抓住并用好国债资金支持“两新”工作的重大机遇,经开区积极帮助指导企业谋划项目,单个项目资金额度不够,以多个项目打捆申报方式帮助企业,2025年第一批申报项目14个,通过6个,其中,金泰化工3个子项目做为打捆项目申报,投资额285万元。

二、关于“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的建议

(一)组织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复核、扩区工作。持续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化工企业搬迁入园、集聚发展,推动化工行业污染治理和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下一步,将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加快传统化工产业智能绿色化发展,壮大泰富、金泰化工等现有骨干企业,做好经开区化工园区扩区工作,引进一批国内外化工领域知名企业,培育完善产业链,提升园区化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明确化工产业发展方向。根据我市化工产业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在《铜陵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在已有电解液溶剂碳酸二甲酯(DMC)、极片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基础上,重点发展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池包装膜、质子交换膜和离子交换膜、膜电极等产品,构建体系完整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群。

(三)推进化工企业集群式发展。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积极推进化工园区制定化工产业智能绿色发展规划大纲,确定12个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细化园区产业链“一园一图谱”,加强园区企业梯度培育,形成链主企业牵引、配套企业联动、合作平台支撑、政策要素保障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构建“产业有主导、园区有特色”的发展新格局,壮大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园区内企业退出机制,通过“腾笼换鸟”,招引上下游知名化工企业落户园区发展。

三、关于“不断强化人才与创新支持”的建议

(一)保障企业用工。一是摸排招工需求。每月及时跟进园区23家重点企业等招聘需求,2025年初共摸排企业招聘需求3331人,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年度招聘计划,帮助紧急缺工企业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截至目前成功帮助重点企业完成2500余人招聘工作。二是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入企开展人才培养政策宣传。帮助企业建立及完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梯队,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专场培训会,2024年全年协助企业自主培养专技人才90人,技能培训4720人,其中农民工培训1812人。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根据企业职工住房需求情况,经开区先后出台人才公寓、职工公寓管理办法,现建有公寓170套,职工公寓3980套。落实青年人才驿站政策,为来铜面试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2024年共为园区企业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849.6万元、购房补贴960万元

(二)发挥平台作用。一是选派科技副总2024年铜陵学院协同经开区选派9名博士教师在8家企业挂职担任“科技副总”。挂职期间,“科技副总”将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平台、开展产业技术协作攻关、联合培养实用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校地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二是组建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团入企问诊,为企业对接技术难题共70余个;开展入企调研和专场讲座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行业领域头部专家和企业,促进校企合作和交流;助力高层次人才招引,帮助经开区收集各类引才线索100余条。三是培育创新平台。经开区积极关心创新企业成长,扶持、培育有创新潜力企业吸引优秀创新人才,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拥有51个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4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3个省级及以上孵化器、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89家,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国家级2家、省级10家),已进站博士共20人,签约科技副9位。

(三)拓宽引才渠道。一是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共开展18场“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共组织177多家次企业前往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提供岗位2279个,累计收到简历4568份,引进本科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357人。二是深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战略合作,整合政校优质资源和优势力量,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育、留全链条服务,为经开区打造人才聚集地提供良好平台。供各类实习岗位590多个,收到学校简历1640余份。三是定向培养企业特需人才。与黄山学院、巢湖学院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合作关系,为企业定向培养化工类人才,缓解经开区化工企业缺少专业人才难题。举办经开区化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共有12家化工类企业参加,开展化工院校教师“访企拓岗活动”。

(四)加大产学研融合。一是开展省级科技项目申报培训会。2025年度已组织开展5场专题项目申报培训会,邀请专家对园区150家企业进行科技领域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主要围绕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等进行培训指导,详细讲解项目的申报政策、流程、要点以及申报书撰写技巧等,帮助企业提升项目申报能力,增加科技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科技奖扶政策支持。二是完成园区企业重点实验室申报推荐工作。积极开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征集。比照申报条件组织园区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25年度已协助孟凌电子、精达股份、圣奥化学、石墨烯研究院4家企业完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材料准备并推荐至市科技局。三是开展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对园区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进行征集,通过开展培训会、上门服务等方式向园区科技型企业推介企事业技术需求评比管理办法和相关奖励政策,并现场对企业技术需求填报进行辅导,25年度共征集16家企业共41项技术需求。

四、关于“持续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的建议

(一)严把化工项目审批关口。经开区严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清洁生产等政策以及相关规划要求,对新增化工项目进行备案审查,对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化工项目不予备案,不符合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流域规划要求的项目不予备案。

(二)加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经开区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载体,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关于推广应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实施意见》,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鼓励企业采用热电联产、洁净煤气化、新型流化床锅炉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助力节能降耗。

(三)优化完善亩均效益评价政策。积极落实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政策,对规上工业企业5项评价开展年度评价,其中亩均税收50分、亩均销售收入20分、单位能耗销售收入10分、全员劳动生产率10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0分,分类施策差异化给予政策支持。对高耗能行业,提升单位能耗销售收入权重,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