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
根据政协提案办理相关要求,现将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012号提案的协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对“立足自身谋发展”建议的回应
(一)强化部门协同,完善政策与服务体系
建立由市商务局牵头,海关、税务、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参与的跨境电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重点推进:一是优化政策供给。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修订并延续2022年市级外贸促进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政策资金重点用于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海外仓建设、品牌培育等领域;二是构建全链条服务系统。加快建设市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物流跟踪、信用评价等功能,同步制定《跨境电商行业规范指引》,引导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与合作。
(二)深化双循环互动,培育市场新动能
一是扩大国内市场辐射力。依托本地消费升级趋势,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试点,通过举办“跨境优品进商超”、“线上国货节”等活动,引导铜基新材料、电子材料等产业优先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形成“品质口碑—市场认可—标准输出”的良性循环;二是提升国际供给适配性。鼓励铜基新材料等龙头企业根据国内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同步拓展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通过“定制化生产+跨境直供”模式,实现“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三)聚焦产业优势,推动价值链升级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铜工艺品创新设计中心”,对获得国际专利、设计大奖的项目给予相应奖励,推动产品从“制造”向“智造+文创”转型;二是培育自主品牌。实施“跨境品牌跃升计划”,引导企业注册国际商标、认证国际标准,对在海外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平台服务费补贴,力争2025年培育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二、关于“搭建平台促发展”建议的回复
(一)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机制
一是构建校企人才共育体系。推进与本地高等院校建立常态化合作,鼓励开设跨境电商特色专业,形成阶梯式人才储备机制。通过引入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重点培育具备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拓展跨区域培育渠道。联动电商产业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机制,开展直播电商、数字营销等前沿领域专项培养。构建定向输送通道,促进跨区域人才流动与经验共享,持续提升本土企业运营水平。
(二)完善人才生态服务体系
一是健全人才发展支持体系。推动专业化跨境电商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分类管理与精准服务机制。创新柔性人才引进模式,建立多层次政策支撑体系,在安居保障、生活配套等方面强化服务供给,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二是谋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配套仓储和物流中心、报关报检、快递物流、法律咨询、税务代办等“一站式”服务;不定期举办跨境电商沙龙、跨境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
三、关于“创优环境助发展”建议的回复
(一)精准施策破解企业痛点
一是建立问题闭环机制。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大调研,通过“政策直通车”平台收集企业在通关、结汇、物流等方面的诉求,分类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重点企业(如年进出口额超亿元的企业),由市级领导牵头“一对一”帮扶;二是实施差异化扶持。针对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探索“跨境贷”金融产品(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降低融资门槛;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按服务企业数量和交易额给予阶梯式奖励。
(二)完善配套服务生态
一是公共服务升级。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跨境结算“秒到账”服务,降低汇率风险;
二是补强物流仓储网络。一方面,支持本地物流企业与国际快递巨头合作,开通至欧美、东南亚的跨境电商专线,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RCEP成员国建设海外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建设补贴。
下一步,经开区管委会将继续发挥经开区开放高地的优势,加强资源整合,配合相关部门加快建成跨境电商平台,持续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5月14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