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0700003096669C/202310-00059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2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0-31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8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0-31 17:03 来源: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沈新彬委员

你提出的加强《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效果的几点建议10-2-018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的建议

反食品浪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自20214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通过全国人大审议正式施行以来,我市积极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活动。

一是开展餐饮浪费宣传五进活动以街头集中宣传、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页、现场讲解指导等形式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和农贸市场等区域场所。共组织重点宣传活动15个,制作海报、图解、视频等各类宣传产品10个,张贴发放宣传海报、单页、桌卡等21000余张(个),各类报纸版面、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35篇次

二是倡议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关于崇尚勤俭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书》。在铜陵电视台投放反食品浪费公益广告,在市域主流新媒体发布主题宣传动画。深入安工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300余份,吸引了近千名在校大学生响应并现场签名承诺。

三是开展反食品浪费现场宣传。以义安区旅游文化年为契机,联合主办镇政府,在第一届五松镇民俗文化节、铜陵凤凰山牡丹文化节、顺安三月三庙会活动现场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在美食摊位醒目位置粘贴宣传海报,对文化节食品从业人员全覆盖开展培训,组织志愿者现场发放宣传材料,共发放宣传单页1400余张、印有宣传信息的购物袋1000余份。

四是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认识粮食进田间地头”“粮种知识宣传”“粮食安全政企面对面座谈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深入宣传爱粮节粮举措和价值观念,为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组织开展爱粮节粮各类倡议活动。发挥北斗山粮库粮食安全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学生进粮库开展爱粮节粮教育。今年以来,仅省级媒体以上粮食安全宣传就达到27次。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创新推出宣传形势,营造反食品浪费良好氛围。

二、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食育”,即饮食行为之教育”建议

食育内容丰富,蕴含良好家风、校风,又包含食品安全知识健康知识、科学膳食知识。我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食育工作,将“食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一是坚持把“食育”作为德育重要内容来抓。以中小学为重点,通过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课程、文明校园创建、饮食文化宣传等,推动食育逐步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光盘行动主题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研学实践教育相结合,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扣好青少年学生食育”“第一粒扣子

二是坚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强化“食育”。常态化组织开展劳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劳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劳动的艰辛,认知食品的来源,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是坚持家校协同增强“食育”成效。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校沟通、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不断增强家校协同育人成效,通过增强家长食育理念,实现大手牵小手,共同提升食育成效。同时,加强科学饮食和均衡饮食教育力度,提升学生食堂科学配餐层次和水平,并及时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及时改正不良饮食习惯。

下一步,我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丰富“食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和劳动教育技能大赛等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从食物的来源和制作食物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过程中接受食育同时,加强家校协同,全面推动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关于“建立临期食品销售网络平台”的建议

我市严格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要求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在醒目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目前,我市大中型商超基本设置了临期食品的专柜。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考虑提案人关于临期食品销售APP的建议,广泛征求食品销售经营户意见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推动APP开发工作。

四、关于“加快建立临期食品捐赠需求对接机制”的建议

目前,临期食品捐赠的主要顾虑是食品安全,特别是福利机构、救助机构,服务的对象大多为老人和儿童,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市民政局多次探索开展临期食品捐赠,积极对接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但成效不明显。市市场监管局正在探索食品抽检+慈善事业的合作新模式制定《铜陵市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捐赠办法》,累计捐赠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92批次,总货值2244余元。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继续探索临期食品捐赠模式,建立健全需求对接机制。同时,加快制定《铜陵市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规范临期食品到期管理,坚决打击过期食品重生等违法现象

五、关于“在全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及高校食堂积极推动构建“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进全市机关、高校食堂“明厨亮灶”工作,逐步推动“互联网+”全覆盖。全市150余家学校食堂已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同步实现对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视化监控视频信息的归集。同时,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正在谋划开发专门的食堂就餐小程序,干部职工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线上报餐,食堂可按需备餐。目前,小程序开发工作正在接洽中,在市政府机关食堂试点后,根据试点成效,在全市范围内推介优秀经验做法。此外,为加强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不断细化流程规范,推行节俭用餐。一是合理备料。根据就餐人数情况,科学预算,按照需求控制采购量减少浪费。二是分批滚动出餐。在烹饪数量上严格落实少量分批滚动出品,根据餐量需求分时、分量、分锅炒制,以需定炒,避免“舌尖上”的浪费三是多元化供餐。坚持提供“小份”“半份”“半价”菜品,引导餐人员吃多少点多少,鼓励打包,拒绝“剩宴”,践行“光盘行动”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范围,强化监管措施。同时,积极探索智慧食堂、数字后厨管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减少食堂浪费。

六、关于“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的建议

目前我市共有餐饮服务单位7000户。自3月份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2147家次,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7500余家次,查办反食品浪费案件9件;组织专题培训班5次,培训餐饮从业人员427人次,培训监管人员94人次,发放培训材料1949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印发了我市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工作部署会议,抓落实、压责任。制定《铜陵市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捐赠办法》,推行食品抽检+慈善事业的合作模式,发挥食品抽检检验合格样品剩余价值。郊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郊区文明办、民政局、属地党委政府,把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写进规民约,结合农村集体聚餐工作,探索构建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

二是压实平台责任。编制《致全市网络餐饮经营者的反餐饮浪费倡议书》,引导平台企业落实责任。组织召开网络餐饮平台企业指导会议,督促指导网络餐饮平台建立健全外卖餐品描述、外卖点餐消费提示、消费教育引导和优化商家管理服务等制度机制。

三是加强行政指导。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对全市11家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进行集体约谈和行政指导,现场签订《铜陵市餐饮行业服务承诺书》。各县区局也通过会议培训、上门宣传等不同方式开展培训指导,重点解读餐饮服务经营者制止餐饮浪费方面的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签订《制止餐饮浪费承诺书》,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张贴制止浪费宣传标语、设置制止浪费桌牌、提供半份小份菜谱并在菜谱上标注制止浪费提示语、践行光盘行动

四是制定团体标准。指导市餐饮商会、餐饮服务企业起草《绿色餐饮节约行为工作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组织市餐饮商会、外卖平台、餐饮服务企业和一线执法人员参加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四项国家标准视频解读宣贯会议。

加强日常检查。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必查项目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237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331家,重点检查点餐场所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光盘行动等标识、是否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或打包剩余餐食等;检查自助餐场所是否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布置餐台、引导消费者少量多次取餐等

六是强化执法稽查。围绕餐饮浪费、食品安全等问题,重点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不主动向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在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等违法行为,共查办反食品浪费案件9

下一步,我市将通过主流媒体及新媒体等媒介平台,广泛展示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及《反食品浪费法》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督促餐饮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对照《反食品浪费法》和专项行动部署的重点任务,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到位。对存在有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依据《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查处违法行为。

感谢你对我市反食品浪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

办复类别:A

  人:韩可东

联系电话:0562-5880423

 

                          202368